首頁 財經新聞 中國獨角獸面臨IPO凍結 利用2400億美元的私人市場

中國獨角獸面臨IPO凍結 利用2400億美元的私人市場

  中國最近對海外上市的打壓給尋求上市的初創企業帶來了麻煩,促使它們在亞洲快速增長的私人資本市場上尋求投資者。 摩根大通估計,亞洲企業家在私人資本市場的籌資額從2017年…

 

中國最近對海外上市的打壓給尋求上市的初創企業帶來了麻煩,促使它們在亞洲快速增長的私人資本市場上尋求投資者。

摩根大通估計,亞洲企業家在私人資本市場的籌資額從2017年的約1000億美元飆升至去年的2400億美元以上,主要由中國公司推動。

多年來,矽谷最熱門公司的股權私募市場為初創企業注入了越來越多的資金,最近,黑石集團和淡馬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等投資者在首次公開募股之前湧向中國的獨角獸公司。現在,教育和消費科技等行業已經落入北京嚴厲監管的注視之下,IPO計劃偏離了軌道,燒錢的公司又回到了原點。

瑞銀集團亞洲股票資本市場聯席主管兼亞太區私募融資市場主管Selina Cheung表示:“越來越多的公司將考慮將私募市場作為潛在的籌資渠道。”“在監管逆風和中美關係緊張的情況下,在公開市場籌集資金變得越來越困難。”

像字節跳動這樣在打壓開始前就一直在準備IPO的公司,並不是唯一一個上市夢想被擱置的公司。由於利率上升和市場波動給高增長公司蒙上了一層陰影,去年全球上市的激增已經讓位於下滑。情況在香港尤為嚴重,今年1月份的IPO數量創下三年來最差。亞洲的初創公司希望潛在的私人支持者繼續關注耐心資本的機會。

“私人市場為投資者提供了重要的阿爾法來源,”摩根大通亞太區私人資本市場主管喬納森·保羅說。他補充說,他們更願意在其生命週期的早期以較低的估值投資初創公司,並在公司上市前獲得公司的股份。

支持者加緊

與幾年前相比,亞洲私人基金的可用性顯著增長。

“整個範圍都發生了變化,”野村控股亞洲(日本除外)私募股權主管Shubhomoy Biswas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以前主要限於風險投資基金,現在看到了更廣泛的私募股權基金、企業投資者、家族辦公室和跨界投資者的興趣。”

瑞銀的Cheung表示,Blackstone、PAG和TPG等公司已加緊在亞洲進行更多的IPO前或成長期投資。

知情人士稱,收購公司太盟集團為大連萬達集團旗下商業物業管理部門在香港的60億美元IPO前融資提供了約28億美元的融資。

彭博社8月報導,新加坡國有投資者淡馬錫去年加入了元氣森林的一輪融資。知情人士當時表示,這家中國飲料製造商在投資前的估值約為150億美元。

摩根大通的保羅表示,家族辦公室和跨界投資者也熱衷於以低於預期公開上市的估值折扣投資IPO前的融資。

“我們收到了來自投資者的反向詢問,他們要求訪問其中一些希望在未來進行首次公開募股的公司。”

作為該領域的先行者,摩根大通擁有一支專門負責私人資本市場的團隊已有約六年的時間,而過去四年則擁有一支專門的亞洲團隊。野村證券瑞銀集團和財富管理公司瑞士寶盛集團也在私人市場增員。

大約一年前,瑞士寶盛成立了一個小組來處理直接私人投資。它聘請了在瑞銀工作近15年的資深銀行家朱塞佩·德·菲利波(Giuseppe De Filippo)領導該計劃。該銀行任命匯豐控股有限公司的梁志忠在亞洲建立業務。

“在全球所有大型家族辦公室和富人中,對房地產或公司的直接投資佔其總資產配置的30%以上,”瑞士寶盛私人投資市場主管德菲利波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DeFilippo表示,投資私人公司本身就是一種資產類別,投資組合多樣化的需求將繼續推動其增長。

更多機會

對於私人投資者而言,北京對科技的打擊可能增加了有前途的公司的供應,因為它們讓它們遠離交易所的時間更長。

彭博社8月報導,無人駕駛汽車初創公司小馬智行(Pony.ai)此前曾探索上市計劃,目前正在權衡新一輪融資,以籌集5億至10億美元,以資助其擴張。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該公司可能還需要依靠私人資金再過幾年才有資格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

風險投資對中國科技的興趣已隨著國家優先事項發生變化,支持者迴避了一些互聯網業務,轉而轉向半導體和機器人等子行業。字節跳動正在大力進軍企業軟件,這是另一個受青睞的領域。

消費領域也是打擊行動的受益者,從化妝品到珍珠奶茶等各種產品的企業都在籌集資金,成為下一個國內巨頭。近幾個月來,元氣森林、酒類配送公司酒小二和二手市場轉轉都在吸引私人投資者。

雖然中國初創公司一直在私人籌款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但印度和東南亞的同行正在迎頭趕上。去年11月,印度尼西亞GoTo集團在IPO前一輪融資中從包括阿布扎比投資局和淡馬錫在內的投資者那裡籌集了超過13億美元的資金。

瑞士寶盛的德菲利波說:“公共市場過去是投資者經常投資的地方,但現在私人市場有更多機會。”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不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給予任何擔保、暗示和承諾,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內容影響到您的合法權益(內容、圖片等),請及時聯繫本站,我們會及時刪除處理。

作者: 財經導航

為您推薦

美股IPO一周回顧與下周展望(1028-1110)

  上周有兩家小型公司IPO。兩家SPAC也已上市。與此同時,五家小型IPO和三家SPAC提交了首次申報文件。...

美股IPO一周回顧與下周展望(1021-1103)

  上周有三家規模較大的公司進行了首次公開募股,同時還有大量小型發行商和空頭支票公司。一宗預定交易沒有完成(P...

美股IPO一周回顧與下周展望(1014-1027)

  本周,四家規模很小的亞洲發行商在美國上市。這四家公司共募集資金2,600萬美元。 本周的重磅新聞來自於自動...

美股IPO一周回顧與下周展望(1007-1020)

  隨著秋季IPO市場的持續活躍,本周有四家IPO公司分別募集到至少7,500萬美元,同時有一家公司推遲了交易...

美股IPO一周回顧與下周展望(0930-1013)

  過去一周,美國有七家公司首次公開募股(IPO),共募集資金18億美元。本周的大部分收益來自Carlyle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