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智能巨頭商湯科技在香港上市首日股價大漲,此前由於對美國新制裁的擔憂而推遲首次公開募股。
該股早盤上漲了23%,有望創下自7月中旬以來香港IPO的最大首日漲幅。這家由軟銀集團支持的公司籌集了57.8億港元(7.41億美元),以每股3.85港元的價格出售15億股股票,是其上市區間的底部。
商湯科技的強勢亮相在香港是罕見的壯舉,今年新上市的股票表現最差。它還無視美國財政部本月就該公司涉嫌參與新疆侵犯人權行為實施的新制裁。商湯科技也被特朗普政府下的商務部列入黑名單,並強烈否認了這些指控。
該公司推進上市,從包括國家支持的混合所有製改革基金和上海旭輝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在內的九家基石投資者那裡獲得了5.12億美元。該公司將美國投資者排除在發行之外,理由是“上市的動態性和不斷變化的性質”。美國相關規定。”
彭博彙編的數據顯示,自去年7月北京擴大對多個行業的限制措施以來,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股價在交易首日平均上漲1%。本月在商湯科技之前上市的九家公司股價平均下跌2.8%。
大華繼顯(香港)有限公司執行董事Steven Leung等市場觀察人士將商湯科技的強勁上漲部分歸因於短期投機者的買入。
國信證券副總裁程嘉瑞表示:“今天的價格上漲是因為估值合理,投資者想買入這家知名公司,在一兩天內賺錢,因為目前市場上沒有熱門話題。”(香港)。“但這種趨勢不會繼續下去,因為公司仍然面臨很多壞消息。”
Sense Time由計算機科學家於2014年創立,專注於人工智能軟件,可大規模分析面部和圖像,並與世界各地的警察機構、零售商和醫療保健研究人員合作。該公司與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曠視科技競爭,後者正尋求在上海出售股票。
中國已將人工智能確定為在與美國的技術霸權之戰中獲得優勢的關鍵領域之一商湯科技IPO募集的約60%的資金將用於研發,首席執行官徐立在宣布新制裁之前錄製的彭博電視採訪中說。
該公司已投入巨資建造可以訓練面向客戶的人工智能模型的超級計算機,隨著這家虧損公司的規模擴大,這項努力將獲得回報。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收入幾乎翻了一番,達到人民幣16.5億元(2.59億美元),而淨虧損從2020年上半年的人民幣53億元收窄至人民幣37億元。
“成本是技術商業化的關鍵,”徐說,並補充說,這些投資為公司實現盈利提供了一條清晰的途徑。
在本月早些時候發表的評論中,徐還承認美國商務部的製裁影響了其海外擴張。儘管如此,這位高管仍試圖淡化這種影響,稱更多人接受這項技術將有助於減少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