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榮休教授雷鼎鳴曾說朋友在內地生活方便,用手機掃一掃碼就可支付
與瑞典一樣,中國在很多年前就開始推動「無現金社會」,研究指香港在2024年也會成為無現金城市,到時現金交易料剩下不足2%。
如果仲記得,香港科大榮休教授雷鼎鳴就曾為無現金護航,多年前便說過內地生活方便超越香港,朋友在內地「叫雞」(召妓)都可以用手機掃一掃碼支付。
然而中央最新出招監管微信收款碼,反映無現金相比實體鈔票也並非無懈可擊,在種種新政策下,中國人可能再次需要帶錢包上街購物,雷教授朋友可能首當其衝。
根據中國定義,「無現金」是在現鈔支付之外的支付的選擇例如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只需要出示二維碼,並不需要輸入密碼便可交易。
然而個人二維碼目前沒有使用限制,於是便衍生了濫用情況,據央行解釋稱,會有一些賭博平台,會利用這些二維碼與賭客頻繁收款。近日陷召妓風波的李雲迪,也是敗在二維碼的使用漏洞,如果個人收款碼根本不能頻繁經營交易,李雲迪或者可能會轉用現金。
如果個人收款碼不能頻繁經營交易,李雲迪可能會轉用現金
攤販或不能再用個人碼
由於收款碼存在濫用風險,內地索性於明年3月1日起,將禁止微信及支付寶的個人收款碼用於經營收款。雖然未見細則,但相信日後內地的小商戶和攤販,再不能夠使用個人微信收款,雷教授朋友前往光顧的「架步」,可能就要特別申請商用戶口,但商用二維碼申請費用多少,攤販又能否合資格申請、會不會申請?相信市場有待消化。
自監管二維碼的消息一出,內地人便議論紛紛,有人相當激動,認為「這個國家瘋了嗎」,這是「一刀切」的政策,但亦有人冷靜分析,認為只是為銀行的支付業務鋪路,真正受影響的是那些小商戶,除了種種原因沒申請到商業戶口的之外,「如果看店的老奶奶只會用孩子的個人收款碼,那很可能會改用現金算了。」有網民坦言,以後逛街可能又要帶上錢包。
內地人認為政策「一刀切」
無現金社會有其弊端
事實上,就無現金城市中的監管風險,360董事長去年分析過無現金社會有其弊端,最主要是無現金綁定了手機,而只要是人寫的軟件就有漏洞;沒網絡、沒電時,手機不能運作時,社會就會有「巨大的問題」。
監管可以令社會更進步,收款碼也並非全面禁用,還要等政策細節,但過程中也會犧牲不少持份者利益,理論上雷教授的朋友便會受到影響,以後可能要身懷巨款,尋幽探秘。
如此看來,市民手上的現金還需要用上好一段日子呢。
(截稿後,官媒《中國證券報》報道立即澄清報道,中國非全面限制微信支付寶個人收款碼商用,而是設白名單,針對性要求是因為個人收款條碼存在一些風險隱患。不過回應卻無提到涉及「黃賭毒」經營能否再使用支付寶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