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已正式退出中國,自11月1日星期一起關閉其在中國的所有服務。
雅虎發言人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鑑於中國日益嚴峻的商業和法律環境,雅虎的服務套件自11月1日起將無法從中國大陸訪問。”
“雅虎仍然致力於維護我們用戶的權利和自由開放的互聯網。我們感謝用戶的支持,”該代表補充道。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雅虎退出中國恰逢中國頒布了《個人信息保護法》,該法於11月1日生效,對科技公司施加了新的數據收集限制。
上個月,微軟的LinkedIn宣布將關閉其在中國大陸的主要服務,稱其在中國遇到了“更具挑戰性的運營環境和更高的合規要求”。LinkedIn表示,今年晚些時候,它將推出InJobs,這是一款針對中國的新的獨立工作應用程序,“不包括社交信息流或分享帖子或文章的功能”。
中國通過政權的“防火牆”封鎖了包括谷歌、臉書和推特在內的主要互聯網服務,該防火牆用於審查在線內容。
在中國,由於中國的互聯網內容法,雅虎已於2013年停止了一些服務,包括郵件和雅虎新聞。現在雅虎已經關閉了其剩餘的服務,包括AOL.com、TechCrunch、Engadget和雅虎天氣。
雅虎於9月正式與Verizon分離,通過以50億美元的交易將Verizon Media(更名為雅虎)出售給Apollo Group。交易完成後,CBS Interactive和Tinder的前負責人Jim Lanzone接任雅虎CEO一職,接替Guru Gowrappan,後者被任命為Apollo私募股權業務的高級顧問。
與中國的脫離使這家曾經是中國最成功的美國互聯網公司的業務宣告結束。
雅虎中國成立於1999年,最初是一個提供電子郵件、消息傳遞、美國新聞翻譯和網絡目錄的平台。管理層很快意識到,要跟上不同規則和文化的市場,就需要當地的合作夥伴。2003年,雅虎收購了中國搜索公司3721。到2005年,雅虎母公司收購了中國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40%的股份,支付了10億美元的特權,但同時也將雅虎中國業務的關鍵控制權交給了阿里巴巴。
其他美國公司,包括eBay、谷歌、AOL和亞馬遜,在2000年代初進入中國,但到了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都在苦苦掙扎或退出。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阿里巴巴的迅猛增長以及雅虎受到谷歌和Facebook等新興美國科技公司的侵蝕,意味著阿里巴巴很快就會成為更大的公司,而雅虎的大部分估值都與之前的初級合作夥伴有關。
阿里巴巴和雅虎之間最初富有成效的關係在2011年達到了危機點,當時雅虎聲稱其對2009年阿里巴巴的支付寶金融服務業務轉為中國獨資一事一無所知。同年,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公開表示要收購整個雅虎。
這並沒有發生。但是雅虎中國的業務與當地的龍頭企業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相比,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自2013年裁員以來,他們一直作為一個不合時宜的殘局在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