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恆大的電動汽車部門週五警告稱,除非迅速注入現金,否則它將面臨不確定的未來,這是迄今為止最明顯的跡象,表明恆大其他業務的流動性危機正在惡化。
恆大欠債3050億美元,現金短缺,投資者擔心崩潰可能給中國金融體繫帶來系統性風險,並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反響。
該公司本週錯過了美元債券的付款期限,其對此事的沉默讓全球投資者懷疑,當30天的寬限期結束時,他們是否將不得不承擔巨額損失。
與此同時,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表示,如果沒有戰略投資或出售資產,其支付員工和供應商以及量產汽車的能力將受到打擊。
恆大對本週8350萬美元的利息支付保持沉默,這與其對待國內投資者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週三,恆大在中國的主要房地產業務表示,已與境內債券持有人私下協商,以單獨支付人民幣計價債券的票息。
倫敦Addleshaw Goddard的合夥人卡爾克勞裡說:“這是任何主權驅動的重組過程策略的一部分——讓人們一無所知或猜測。”
“北京方面的觀點是,離岸債券持有人主要是西方機構,因此有理由給予不同的待遇。我認為人們認為這仍然是一把落下的刀。”
中國央行週五再次向銀行系統注入現金,被視為對市場提供支持的信號。但當局一直對恆大的困境保持沉默,中國官方媒體也沒有提供任何救助方案的線索。
“這是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沉默時期,因為在這個階段沒有人願意承擔巨大風險,”新加坡信安全球投資者亞洲固定收益主管Howe Chung Wan表示。
“在恆大的規模上,這是沒有先例的……我們必須在接下來的十天左右,在中國進入假期之前,看看這將如何發展。”
恆大預計將成為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重組之一,迅速解決的希望並不高。
據熟悉談判的消息人士稱,相比之下,中國海航集團的負債相形見絀,但其破產仍在進行中,債權人尋求1,870億美元。週五,警方逮捕了海航董事長及其首席執行官。
到目前為止,貨幣和信貸市場以及其他領域幾乎沒有跡象表明危機正在蔓延到中國以外的地區。
恆大上週任命了財務顧問並警告違約,週一全球市場因擔心蔓延而大幅下跌,但此後已趨於穩定。
中國政府面臨的難題是如何在不助長社會動蕩的情況下實施金融紀律,因為恆大的倒閉可能會摧毀佔中國家庭財富40%的房地產市場。
上週心懷不滿的供應商、購房者和投資者的抗議表明,如果違約引發其他開發商的危機,不滿情緒可能會加劇。
中國分散的房地產市場顯示出一些緊張跡象,這可能會刺激房地產公司之間的整合浪潮。
凱投宏觀中國高級經濟學家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恆大危機對住房需求的影響比他預期的要大得多,家庭變得更加謹慎,引發了房價下跌。
“我認為恆大將會遇到真正的問題。我認為不會支付利息,”Avenue Capital Group首席執行官Marc Lasry週五在CNBC上表示,Lasry說他已經出售了恆大的債券。
週五的全球市場似乎因未付款和監管沉默而感到不安。
恆大約200億美元的債務是在海外欠下的,而在國內,中國房地產行業面臨風險,其負債分佈在銀行資產負債表及其他地方。
官方乾預的跡像很少。中國人民銀行本週的2,700億元人民幣(420億美元)現金注入是自1月以來最大的單週資金注入,並幫助股市下跌。
Bloomberg Law還援引未具名知情人士的話報導稱,監管機構已要求恆大避免近期違約。
《華爾街日報》援引未具名官員的話稱,當局已要求地方政府為恆大的垮台做好準備,而恆大的同行們已經明顯感受到了困境。
一些銀行、保險公司和影子銀行已開始檢查他們在陷入困境的行業中的敞口。
“我們擔心對實體經濟和更廣泛的信貸狀況的溢出效應,”法國興業銀行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決策者在採取行動之前等待的時間越長,硬著陸風險就越高。”
然而,BoFA Global Research的分析師認為,中國官員將能夠控制恆大的任何後果。
“中國有意願也有工具來圍堵房地產危機。允許危機繼續升級可能會威脅到社會穩定的關鍵目標,”他們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說。
恆大股價週五下跌約13%,而其電動汽車部門的股價下跌20%至四年低點。其債券小幅下跌,其即將到期的離岸債券最近兌美元匯率約為30美分,交易清淡。
“現在很明顯,恆大將利用30天的寬限期,看看是否有任何進一步的發展或政府的指示,”研究門戶Bondsupermart固定收益研究助理經理Jackson Chan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