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安全監管機構副主任周二表示,想要上市的中國公司——包括海外公司——必須遵守更廣泛的法規的兩個主要方面。
一是國家法律法規,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盛榮華說。另一個是確保國家網絡、“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和個人數據的安全。
尤其是在對這兩條規則的重要性發表評論之際,今年夏天的政策不確定性在今年早些時候海外發行激增之後基本上停止了中國在美國的上市。
這些言論也來自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該組織最近幾個月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6月下旬在美國大規模IPO幾天后,它下令應用商店下架中國叫車應用滴滴。監管機構還要求最近在美國上市的另外兩家中國公司的子公司暫停新用戶註冊,同時接受“防止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的調查。
7月下旬,一位知情人士稱,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對各大投行表示,中國企業仍然可以使用常用的可變利益實體結構的法律結構在美國上市——國家安全除外。擔憂。
盛週二在新聞發布會上用普通話對記者發表講話,內容涉及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新政策,該政策將於9月1日生效。
正如他所指出的,該政策第二條將此類基礎設施定義為功能失調或數據丟失將危及國家安全、經濟、民生和公共利益的領域。這些行業包括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務、能源、交通、水務、金融和公共服務。
該政策要求對中國人購買的網絡產品和服務進行國家安全審查,對不遵守的處以罰款或拘留。
在回答有關外資所有權是否有所作為的問題時,盛表示,企業所有權的形式不應定義“關鍵基礎設施”。
“長期以來,我們積極支持互聯網信息企業自主融資、依法依規發展,”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