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月鐵礦石,鋼筋,煤炭和銅等商品的價格已飆升至歷史新高,促使政府介入以遏制消費者“不合理的”成本上漲。
商品價格做了什麼?
作為世界工廠和最大的建築市場,十多年來,中國一直是全球金屬市場的主要驅動力。
從今年年初到5月中旬,隨著建築業和製造業的複蘇,中國的鋼筋,熱軋鋼捲和銅的價格上漲了30%以上,這對機械,建築,家電和車輛的建造至關重要。全球最大的金屬消費國的需求激增。
隨著總體消費增長超過供應,包括鐵礦石,動力煤,硫酸和玻璃在內的許多其他重要工業投入也創下了兩位數的增長,創下歷史新高。
中國經濟正在發生什麼?
中國去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復甦因冠狀病毒引起的低迷而急劇加速,國內生產總值(GDP)躍升至創紀錄的18.3%。
政府去年在COVID-19高峰時推出的激進刺激措施幫助恢復了建築活動,而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基地則利用了自2020年中期以來在這個禁閉世界中對家用電器,運動器材和機械的強勁需求。
中國還通過關閉過時的煙囪工廠來減少排放,這進一步支撐了金屬價格。
從鋼鐵到銅和鋁的金屬產量逐年穩步增長,因為精煉廠,冶煉廠和製造商淘汰了製造商使用的中間金屬產品。
政府現在正在做什麼?
隨著原材料價格的飆升引發人們對通貨膨脹的擔憂,政府已敦促煤炭生產商增加產量,同時誓言要調查抬高價格的行為。國家內閣保證加強對商品供求的管理,包括儲存和加強對現貨和期貨市場的檢查。
上海和唐山鋼鐵樞紐的監管機構也於本月警告鋼廠,防止價格欺詐,串通和違規行為,並表示將關閉那些嚴重破壞市場訂單的企業。
它如何影響全球市場?
澳大利亞一直是中國強勁的金屬需求的最大受益者,儘管在其他領域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創紀錄的鐵礦石出口也為澳大利亞的經濟提供了緩衝。
然而,中國的大舉購買狂潮使其他地區的整體礦石和金屬供應相對緊張,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和芝商所的銅庫存徘徊在多年低點附近。
如果中國打擊投機者的努力釋放了一波抑制其進口需求的金屬銷售浪潮,這將使其他金屬買家在短期內更容易獲得供應。
但是分析人士說,只要經濟增長,中國對金屬的整體需求似乎就會保持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