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八卦 中國對大流行病的集體記憶需要保留

中國對大流行病的集體記憶需要保留

  我們對2022年的集體回憶是什麼?中國在線休閒巨頭網易在其12個月的摘要中首先提出了這個問題。 這段六分鐘的剪輯包括數十部在社交媒體上瘋傳的電影,通常是由無意中的目擊…

 

我們對2022年的集體回憶是什麼?中國在線休閒巨頭網易在其12個月的摘要中首先提出了這個問題。

這段六分鐘的剪輯包括數十部在社交媒體上瘋傳的電影,通常是由無意中的目擊者拍攝的,以講述正在發生的悲劇。一個在封城的上海需要化療的女孩乞求交通工具;一個六歲的男孩用手推車拉著他的祖母去接受強制性的Covid檢查;一名卡車司機因封鎖而受困,無法照顧生病的父母,他跪在公路上哭泣。

不同的片段展示了外來務工人員所承受的經濟困難——一名送貨司機的保溫外賣場打開,露出一個睡在裡面的蹣跚學步的孩子。視頻的前半部分結束於中國西北部新疆首府烏魯木齊的壁爐,這引發了全國范圍內對新冠病毒零報導的抗議。

在一個有著截然不同的大流行經歷的無限國家中,眾包彙編感覺成為掩蓋故事廣度的一種方式。不同城市之間及其內部的不同程度的自律已經使用了封鎖。然而,在整個中國,普遍存在的情緒是:焦慮、無助、沮喪——以及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的不確定性。

網易的合輯很快遭到審查,四月之聲也是如此,這是一部長達6分鐘的上海居民錄音合集,貫穿兩個月的嚴密封鎖,導致一些家庭斷糧斷藥。南方周末對這12個月的致敬,更多的文學和更少的內臟,倖存下來:“我們注意到我們夥伴的社交媒體信息流中的“雙條紋”[covid檢測呈陽性],我們注意到布洛芬被分發給鄰居。..”

這些帳戶保存在各種在線檔案中,從中國數字實例等平台到保護被審查材料的公民記者。研究中國社交媒體話語的方克成在香港中文學院寫道,“存檔…是弱者的能力,弱者的政治動議”。

如何記住悲劇是非常有爭議的,因為它提出了一個問題,即誰應該承擔責任,誰的記憶被優先考慮,誰的記憶被忽視。

它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解決。在倫敦Grenfell Tower壁爐旁將近六年之後,一項調查尚未提交最終報告;與此同時,對英國當局對Covid的反應的調查才剛剛開始。

新聞、藝術和文學是集體回憶的標誌,這就是它們受到專制政府如此嚴密管理的原因。但紀念的行為,保留人類情感和陽光的真實範圍,是構建未來的必要條件。維持集體記憶是朝著集體處理的方向邁出的一步,以實現人類必須創造的手段和敘事。

美國心理學家傑克·索爾(Jack Saul)在2001年9月11日紐約襲擊事件期間在雙子塔附近的主要大學裡有孩子,他寫了關於創傷的集體恢復。

“集體創傷實際上也需要集體回應和集體發聲,”索爾在襲擊發生後接受采訪時說。“這種在當地集體講故事的方式本身就是修復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當人們可以在彼此的經歷中發現共鳴時,社區就會得到進一步加強。一位上海心理學家表示,基於群體的療法的好處在於,人們“將自己的感受置於不同人群的背景中。我很疼,她也是——我很焦慮,他也是。”

在2007年的一篇論文中,心理學家史蒂文·霍佈福爾(Stevan Hobfoll)提出了5種對大規模創傷做出心理和社會反應的想法,但在災難反應中仍被提及最佳觀察指標:推銷一種安全感、平靜感、一種自我效能感和鄰里效能感、聯繫感和最後的希望。

許多共同經歷過極端封鎖的華人社區已經出現了更高的相互聯繫。“封鎖提高了校園的志願服務水平,讓人們更加感謝他或她的社區志願者,”北京清華大學的一名學生說,該校校園經歷了多輪封鎖。

“我們靠大院,集體買菜,分米。重新開放後,一些人表示他們懷念那種團結一致的感覺,”這位上海心理學家說。她補充說,隨著人們恢復正常生活,這種聯繫會減少,但痕跡會留下來——例如,雜貨配送聊天群現在被用來分享二手家具。

零Covid報導也可能結束,但最糟糕的情況還沒有結束。隨著中國進入其最致命的Covid浪潮,但世界其他地區正在為流行病的長期影響而苦苦掙扎,讓我們保持我們的集體記憶,以及它的所有陰影。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不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給予任何擔保、暗示和承諾,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內容影響到您的合法權益(內容、圖片等),請及時聯繫本站,我們會及時刪除處理。

作者: 財經導航

為您推薦

韓國分享令人大開眼界的Covid統計數據 以捍衛其針對中國遊客的新規定

  2023年1月3日,衛生工作者引導來自中國的旅客通過仁川國際機場的Covid-19檢測中心。鄭妍濟|法新社...

由於保險公司拒絕承保 中國的Covid患者面臨醫療債務危機

  在國家支持的健康保險計劃削減或取消覆蓋範圍以應對席捲全國的前所未有的感染浪潮之後,患有Covid-19的中...

習近平 “無懈可擊的神話 “在清零政策抗議活動中受到考驗

  週日,人們拿著白紙抗議北京的Covid-19限制措施©Thomas Peter/Reuters 2011年...

全球最大iPhone工廠的大規模停工為印度成為蘋果最喜愛供應商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2019年7月11日,乘公交車抵達印度斯里城的員工在印度斯里城富士康科技旗下的Rising Stars M...

價值3000萬美元的全玻璃海濱住宅——它甚至還帶有護城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