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衝突、不斷增加的感染和空置的工廠車間:上海一家Apple Inc.供應商的數万名工人陷入困境,這是中國在自2020年以來最嚴重的COVID爆發期間為保持工廠運轉而做出的極端努力的一個令人不安的症狀。
知情人士稱,廣達電腦公司的大部分低薪工人被困在廠區中近兩個月,被政府法令封鎖並與外界隔絕,他們要求更多自由,並開始反抗他們的上司說,因為害怕遭到報復而要求不具名。
數百名工人與警衛發生衝突。據幾名員工說,本月早些時候,一支龐大的特遣隊擔心如果封鎖持續下去,他們的供應會用完,他們衝過有人看守的隔離屏障,尋找日常必需品。上週末,在因長期封鎖和工資問題發生爭執後,一大群人衝進廣達台灣經理的宿舍,引發了長達數小時的對峙,並得到該院內幾名工人的證實。
這些事件突顯了自3月以來已經顛覆了2500萬上海人生活的封鎖措施的情緒如何惡化。
“人們對這些控制感到沮喪和厭倦,”其中一名工人說。“這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這一切何時結束沒有時間表的情況下。”
廣達和蘋果代表拒絕就此事置評。今年4月,廣達在向台灣交易所提交的一份文件中表示,它正在停止其上海工廠的生產,並採取符合當地政府規定的措施來保護其員工。
在富裕的華東地區經營的最知名製造商之一的動盪加劇了整個社會和行業對病毒遏制的日益激烈的騷動。上海——從特斯拉公司到通用汽車公司的大名鼎鼎的城市——局勢升級的速度之快,對試圖通過前所未有的隔離措施來消滅感染的政策制定者來說是一個嚴厲的警告。在中國努力實現其5.5%的官方增長目標之際,工人騷亂可能會擾亂龐大的製造業。
不僅僅是勞工。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北京的大學生已經造反了;住宅小區舉行抗議活動;發布批評視頻的社交媒體用戶試圖智取審查大軍。
然而,廣達的混亂暴露了北京的COVID零戰略更嚴重的崩潰:中國官員堅持認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以在封鎖期間繼續發展,就像這家MacBook製造商現在實施的措施一樣。現實要復雜得多。
目前尚不清楚工廠騷亂的廣泛程度,但經濟學家表示,廣達不太可能是孤立事件。與彭博新聞通電話的上海工廠員工要求匿名,因為他們沒有被授權公開發言並擔心遭到報復。
【疑不满「闭环生产」防疫太严】
【广达上海厂惊传员工「暴动」】
刚局部复工的上海广达子公司上海达丰电子周四(5日)晚发生员工「暴动」。影片所见,数百名年轻员工不听指挥,纷纷跳过门口闸门跑开,集体冲出封锁线与警卫发生冲突。据悉员工因不满疫情防控,欲外出购买民生物资。 pic.twitter.com/3GpeBjHqG3—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May 6, 2022
自3月下旬以來,上海及周邊地區的大多數工廠都進入了“閉環”,中國政府稱讚這一機制是在保持經濟引擎運轉的同時遏制COVID傳播的最有效方法。該系統迫使工人在工廠現場或附近的住所中生活和睡覺。現在,廣達的經驗可能為在類似泡沫中運營的其他製造商提供了經驗,這些製造商共同製造了世界上大部分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電腦。
後果是真實的並且正在增長。中國最大的芯片製造商和主要的iPhone供應商下調了第二季度的預期。蘋果——廣達的最大客戶——估計中國的新冠疫情限制和其他供應限制將使公司損失高達80億美元的銷售額。甚至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的億萬富翁聯合創始人馬化騰也分享了一篇關於中國嚴格的COVID零措施的經濟成本的病毒式觀點。
“我認為閉環在中期內是不可持續的,因為工人最終將無法繼續以這種方式工作,”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麗西亞加西亞赫雷羅說。即使該模式成功推動了經濟,閉環系統也只能是一個暫時的解決方案,因為社會負擔正在增加。“健康的經濟和社會遠不止於此。”
廣達位於上海郊區松江的廣闊校園既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非技術移民工人以及來自台灣的高薪工程師的工作場所和臨時住所。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藍領工人會輪班在附近的一家工廠生產蘋果的MacBook和其他筆記本電腦。據住在大院裡的人說,一個標準的宿舍房間裡有12名工人,他們堆在雙層床上。
在4月份強制封鎖的初期,廣達不得不關閉大部分工廠,並將工人密封在宿舍裡。一旦管理層建立了一個閉環,生產就會以減少的產能恢復。一名工人說,該公司當月繼續向工人支付約3000元人民幣(450美元)的基本工資。這只是中國最富有城市平均工資的一小部分。許多人認為不遵守就等於違法。“不遵守COVID措施是違法的。你會因此被抓到的,”其中一名工人說。
但是病毒不遵守人類的規律。根據幾名員工的說法,新冠病毒在封鎖之前就潛入了大院,擁擠的生活條件引發了當地的疫情。
管理人員迅速採取行動,委託公共汽車——有時一次有幾十輛——將感染的工人運送到臨時醫院。但兩名工作人員說,隨著該市每天的感染人數飆升,一些人被要求與未感染的室友待在一起,直到可以安排更多的交通工具。廣達召回了在自己住所工作的員工,將他們置於閉環中,並每天對他們進行重複的核酸測試。
隨著案件的堆積,檢測結果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回來,這激起了人們的沮喪情緒。
“工廠裡的大多數工人都是從新冠病毒中康復的人,”其中一名工人說。“公司不希望消極員工復工。”
封鎖的一些後果不容易識別。幾名工人說,在密閉空間裡待上幾周也對心理健康造成了影響。擠在擁擠的宿舍裡,除了等待測試結果外,員工們幾乎無所事事,抽煙、玩電子遊戲、抱怨他們的禁閉,同時交流同事在壓力下崩潰的故事。
隨著疫情的消退,中國的金融中心一直在緩慢放寬限制,在隔離區以外幾乎沒有發現任何感染病例。大多數居民現在被允許在他們的院子外進行有限的旅行。但廣達和其他公司一直在運作的閉環似乎會繼續存在,官員們已經表示他們希望將該系統擴展到經濟的其他部分。上週,該市表示,只要使用閉環,800多家金融公司就可以恢復現場運營,而其他官員則一再強調該模型迄今為止在遏制COVID方面的功效。
特斯拉仍在廢棄工廠和舊軍營中隔離數千名工人,以確保他們沒有COVID-19。該公司在中國的一位代表表示,目前尚無法分享有關工廠狀況的進一步更新。
與此同時,封鎖繼續波及全球經濟,全球近200家上市公司稱中國的措施拖累了上個季度的收益。從半導體到電子行業的高管們表示,生產和供應鏈中斷的零部件短缺可能會持續一年。
華興證券香港有限公司宏觀和戰略研究主管彭斯說,閉環實際上不可持續。它們會產生更大的成本,而且並非每家公司都有能力長期為工人提供食宿,他說。
該系統也無助於解決物流問題,例如原材料和成品的交付,這是封鎖城市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
他說:“中國的政策制定者仍面臨著支持增長、最大限度地預防新冠病毒以及使社會和經濟生活正常化的三難選擇。”
在廣達,許多工人說他們已經接受了在他們收養的城市進行強制隔離。上海允許人們離開,但在一系列路線被取消後,火車稀缺。
這意味著在可預見的未來,他們可能會被限制在校園內。
“另一端還有當地的封鎖政策,他們應該遵守,”一名工人說。“他們就是不能輕易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