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發文打造全國統一大市場。圖為上海證券交易所。取自上交所
中共中央、國務院10日發布「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內容指出,要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範圍暢通流動,以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達到高質量、可持續性的發展。意見還多次提到,要「強化反壟斷」、「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
據新華社報導,「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全文共含總體要求、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進一步規範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和組織實施保障八方面,共三十項措施。
在總體要求上,意見指出,在暢通市場循環上應立足內需,完善制度上要立破並舉,以達到推動國內市場高效發展、營商環境公平透明、市場交易成本降低,促進科創和產業升級、培育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等目標。
在進一步降低市場交易成本上,意見指出,要發揮市場的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加強和改進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司法」,破除妨礙各種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時,促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降低全社會流通成本。
意見還提到,要在產權保護、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方面,強化市場基礎制度的規則統一,並透過建設現代流通網路、完善市場訊息交互、升級交易平台等,推進市場設施的高標準聯通。
要素和資源統一方面,意見提出,要發展統一的資本市場,並加大監管力度,堅持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止脫實向虛,為資本設置「紅綠燈」,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同時,培育建設統一的技術和數據市場、能源市場、生態環境市場等。
在進一步規範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方面,意見提出,要「著力強化反壟斷」、「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破除平台企業數據壟斷等問題,防止利用數據、算法、技術手段等方式排除、限制競爭,並加強對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業態領域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規制,以及整治網路黑灰產業鏈條,治理新型網路不正當競爭行為。
對於中國31個省市區在部份領域各自為政,意見提出,要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不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環,更不能以「內循環」的名義搞地區封鎖。
意見最後表示,在探索研究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要優先推進區域協作,譬如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區域,優先展開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工作,同時,各地區各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對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情況展開自查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