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啟動了一場正式的運動,以遏制從字節跳動有限公司到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等互聯網巨頭可能濫用算法的行為,目標是社交媒體平台提供廣告和內容以吸引用戶的方式。
互聯網監管機構週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將對公司進行現場檢查,並要求他們提交各種服務以供審查。它說,將針對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大型網站、平台和產品,但未點名。
該活動旨在實施和執行8月份公佈的全面規則,該規則管理行業使用算法為用戶展示內容,該規則於上個月生效。這是2020年底開始的一項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旨在遏制中國最大、最富有的公司日益擴大的影響力,這些公司的平台現在控制著公共話語和娛樂的各個領域。
從遊戲和在線教育到視頻審查的一連串法規已經嚇壞了整個行業,並促使優先事項轉向核心增長而不是肆無忌憚的擴張。網絡監管機構在隨後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它採訪了騰訊、阿里巴巴、美團和京東等十幾家公司的代表,以解決7月至3月中旬總計216,800人的裁員問題——這是企業最關心的問題。考慮到對整體經濟的潛在不穩定影響。
該機構強調,這些公司在同一時期實際僱用了295,900人,淨增長。然而,科技行業的工作競爭依然激烈,雇主願意掏錢吸引或留住頂尖人才。騰訊在2021年向兩名身份不明的高管每人發放了超過2億美元,儘管它削減了創始人馬化騰在北京打壓導致騰訊股價下跌19%的一年的薪酬。
投資者在打擊最嚴重時蒸發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中國科技股價值,但今年仍保持謹慎。週五,騰訊下跌約1.8%,而視頻流媒體公司Bilibili Inc.是香港表現最差的公司之一。在有消息稱紅杉資本減持了這家外賣巨頭的股份後,美團也打壓了這一指標。
對投資者而言,最大的不確定性領域之一是北京對中國龐大的社交媒體行業的意圖——這是一個由騰訊和字節跳動主導的領域。
政府一直對這個行業保持鐵腕控制,剷除可能破壞其統治的異議和其他形式的不良內容。但是,雖然各機構在打擊期間針對在線商務和網約車的魯莽競爭,但他們尚未對社交媒體領導者實施具體制裁。
監管機構早在8月就提出了對內容算法的深遠限制,以禁止鼓勵網絡成癮的行為,以及任何危害國家安全或破壞社會秩序的活動。
在其30點提案中,政府要求公司披露任何算法推薦服務的基本原則,並提供關閉算法推薦的便捷選項。它還表示,算法必須堅持“主流價值觀”,“積極傳播正能量”。
科技行業算法一直是全球政治爭議的核心。Facebook Inc.和谷歌被指控提供加劇政治兩極分化和助長暴力的新聞報導和視頻。雖然美國政府在強制變革方面取得的成功有限,但北京的監管機構擁有巨大的權力。
2月,北京互聯網監管機構推出了一個網站,影響輿論或動員群眾的算法提供商可以在該網站上提交服務備案。
在北京努力保護個人隱私之後,包括字節跳動和騰訊在內的公司對其產品進行了調整,例如,通過為用戶提供一種在視頻服務抖音和消息平台微信等應用程序上選擇退出人工智能推薦的方式。